第 51 章 縣城問人
齊秋霜有點失望,沉默地吃完那碗馄饨,然後照着老板娘給的指示往那劉婆子家走去。
“喲,哪來的标志小姑娘,你這是要自賣其身?”劉婆子的兒媳‘婦’拉開‘門’,将齊秋霜領進院子裏,被在院子裏伸手踢腳的劉婆子瞧見了,話裏的取笑意味不輕。
齊秋霜微微沉下臉,有些不高興,“不好意思,我不自賣,我來只是想詢問,咱慶陽縣,除了您,還有誰做那人口買賣,人稱黃婆子的。”
劉婆子見齊秋霜不高興,她也不惱,有這個反應很正常,這年頭雖說沒天災人禍,但自賣其身的也不是沒有,見多了就習慣了。
劉婆子停了動作,淡淡一笑,仔細打量齊秋霜,心裏暗暗點頭,看得出是農家‘女’子,但膽量氣質都不差的,“你找這人作甚?”
“要贖人。”齊秋霜抿着‘唇’。
劉婆子冷哼了下,臉‘色’瞬間就沉下來,“都賣了還來贖什麽?”她見多了這種臨到頭後悔的,最終還不是一樣狠心賣人。
聽出劉婆子話裏的諷刺之意,齊秋霜的身子僵了下,齊家的事也不能說出去,“不是我父母的主意,若您知情,還望告知訊息。”
劉婆子的臉‘色’稍稍好了一點,“你說的黃婆子我差不多知是誰,本是慶陽縣人,後被賣入府城,跟着她媽媽過日子,現‘混’出頭了,也做起這生意來,你要贖人,可不容易。”
齊秋霜聽了,臉‘色’不由一白,她明白媽媽的意思,就是那種‘私’娼,一個媽媽帶着幾個“‘女’兒”,當然也有別的地方管媽媽叫幹娘的,做的是類似的買賣。
“還望您告知詳細信息,日後定重禮拜謝!”齊秋霜行了個大禮,劉婆子能說出這話,說明她對那黃婆子很熟。
劉婆子哼了哼,喚來她兒媳‘婦’,兩人低聲說了些話,才開口:“黃婆子最喜買小姑娘,看你的模樣,你姐妹也不會差,想從她手中搶人,可要有點勢力。她敢四處走動搶別人的生意,怎麽會沒點背景?”
齊秋霜聞言,臉‘色’不由變了幾變,如果這黃婆子真的有背景,那要把齊秋雪帶回來無疑增加了不少難度。
皺着眉頭想了會,她再次詢問:“那請問黃婆子往哪去了?是否還留在城裏?”
“那黃婆子素來狡猾,尋夠了人,也不會直接踏上府城的官道,會繞幾處小道。你們真想找人,就去府城那堵人。”見齊秋霜聽了自己的話後沒驚慌失措,臉‘色’依然不好看,但理智仍在,就好心指點了下,“你真想把人帶回來,若有認識的大人物幫忙,再好不過。”
齊秋霜再笨,也明白這劉婆子是個刀子嘴豆腐心的人,只行禮拜謝,這個人情她記在心裏了。
話說,齊斯農和齊書凡一間間客棧和旅肆問過來,都沒人有見過那黃婆子以及車子,越是詢問,兩人的心越是往下沉,開始往不好的方向想去。
幾乎将所有的街道都找遍,就是沒人見過那黃婆子,父子倆局促又心焦地站在五味樓外邊等着,盼着齊秋霜那有好消息傳來。
“爹,大哥。”齊秋霜滿頭大汗地從另一處城‘門’跑過來,的确是在那邊有問到一樣的馬車和人物,昨傍晚就已經離開。再找附近的人仔細詢問,很容易就知道齊秋雪是黃婆子買的最後一人。
“霜兒,你那怎樣?”齊書凡板着一張笑臉,眼裏掩不住地擔心。
齊斯農緊張地搓了搓手,“我和你大哥将所有的店家都問過了,都說沒見過,這可怎辦才好?”
“我們尋個地方坐着說罷。”齊秋霜擡頭看了看,今日有些‘陰’天,日晷看不清,不過依稀能判斷已經接近正午了。
尋了個面攤子,三人在矮桌邊坐下,随意叫了三碗最便宜的粉。
“我問過了,那黃婆子不在慶陽縣,而是從朝南‘門’出去,拐幾條道再去府城。”齊秋霜看着認真聽着自己說的父親和大哥,心裏微微嘆氣,“我們想要把二姐找回來,就必須去府城堵人,我已找人問了地址,八成沒錯的。”
“府城?”齊斯農不由瞪大了雙眼,他最遠去過的地方應該是柳氏的娘家了,就沒出過慶陽縣的範圍。
“就是京城也要去,不論怎樣,都要把雪兒給帶回來。”對于陌生的前方,齊書凡也害怕,但這一切都不是退怯的借口,他雙手握拳,心裏暗暗發誓,日後一定要出人頭地,不做那砧板上的魚‘肉’任人宰割。
齊秋霜看向齊斯農,因為他們出來得急,都沒有帶行李,去府城可要不短的時間,她想聽聽齊斯農是什麽樣的想法,但願不會讓他們這些作子‘女’的失望。
“得去,不過得回家跟你娘她們說聲,免得擔心。”齊斯農想了想,看向齊秋霜,“霜兒,你就不要去了,路途遙遠,太辛苦。”
齊秋霜搖搖頭,她并不同意這點,說起來,因為她的一些思考行事模式的不同,在某一些事上可能會有奇效。而且,她也不放心齊斯農齊書凡兩人帶着一大筆銀子出‘門’,不管如何,她并不是真的不懂事的孩子。
“爹,你忘了我和二姐是雙胞胎嗎,我們之間有感應的,找到二姐後,有我在,她也更安心一些。”齊秋霜很堅定地拒絕齊斯農的提議,既然要去,那就一塊去的好。
“爹,霜兒說得沒錯,我們都不用回去,等會我去找豆兒爺爺,請他幫忙帶句話。至于換洗衣服,我們随便買身舊衣服将就下就成了。”齊書凡快速地做出決定,吃完飯,就讓齊斯農和齊秋霜去車行那邊問價錢。
齊秋霜并沒有将所有的事都包辦,讓齊斯農和齊書凡來,也是由鍛煉他們的目的,如今她樂得不用‘操’心,但這并不代表她不關心。
慶陽縣的車行也有好幾家,有大有小,為了安全起見,自然是找最大口碑最好的。那是縣城裏一戶鄭姓人家辦的,也是縣裏有名的大戶了。
鄭家車行裏有專‘門’走長途短途的,也有專‘門’走貨的,分得很清楚,而這種大車行,也免不了有挂在店裏的車子,專‘門’跑一些路線。
好在他們的運氣不錯,剛好有一趟鄭家車行的馬車要到府城,據說是臨時加派的,要送貨過去。
總共有五輛馬車,後面一輛才是載人的,除了自家三人,一個車夫,還有一對年輕的母‘女’,一對老夫妻,一輛馬車裏,也算是熱鬧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