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 6 章 ☆、緣分

仙界 西方道場

“萬物皆無常,有生必有滅;不執著于生滅,心便能寂靜不起念,而得到永恒的喜樂。……一切皆流,無物永駐,太在乎自己的感覺、感受,則會身處水深火熱之中。”

“凡人欲念太強,雖知饑則食,困則眠,卻不谙這其中的道理。舍棄随手可觸的安樂,去追求那留不住的鏡中花、水中月。到頭來吃飯時有百般心思,睡覺也千般計較,這何嘗不是一種折磨?……”

…………

——“今日就到此,希望你們能好好參詳其中的道理。”

衆人道:“是,弟子自當謹記。”

——“沐珹上仙請留步,其他人先離去吧。”

衆人各自離去。

“……”沐珹不妄動不妄語,靜靜地站在偌大的佛殿上。

——“沐珹上仙每次都來聽妙音佛法,不知可有收獲?”

沐珹恭敬答道:“佛法博大精深,讓三界衆生皆可超脫,聽此梵音實乃沐珹之幸。每日聽到佛祖講解佛經,都猶如醍醐灌頂,使我參透許多未解事,從而使我得以心定神安。”

——“很好,你去吧。”

沐珹恭敬地鞠了一躬便離去了。

——“命數無常,順心則安,逆心則亂”

仙界瑤臺

“沐珹,等你好久了。”兮禾手中提着兩壇子酒,興沖沖地向沐珹走來。

佛殿中聽佛祖講經的弟子中,只有沐珹一個外界之人。佛祖弟子都住在靈山,而沐珹需通過天階回到仙界,所以她每天要走上一段路,這次沐珹沒想到她連家都沒來得及回就被兮禾找上了。

沐珹問:“兮禾上仙等沐珹作甚?”

“唉,跟你說了好幾次了,叫我兮禾就行了,你加上”上仙“二字實在太見外了。”兮禾不滿道。

“……”沐珹皺着眉頭感到為難。

沐珹一直總是獨來獨往,仙界衆仙都以為是沐珹心高氣傲,對別人不屑一顧,卻不知她其實是不善與人結交,也因此仙界裏有許多人對她不滿。而兮禾看不慣其他神仙的虛僞嘴臉,如此倒也讓他發現了沐珹的與衆不同。也唯有兮禾這樣臉皮極厚的神仙才能讓沐珹沒辦法。

兮禾雖一向大大咧咧但也十分善解人意,自然知道她在想什麽,便立刻轉移話題:“我從老君那裏讨來兩壇埋了三千年的好酒,走,去我那裏暢飲一番!”

“讨來的?老君向來吝啬,何時變得這麽大方了?”沐珹顯然不信。

“嘿嘿,其實是我和老君打賭,他輸給我的。”兮禾說着還打開酒壇嗅着酒香。

沐珹看着他一臉滿足的模樣,不禁莞爾地調侃道:“那恐怕也是你趁老君心疼之時,連哄帶騙要來的吧?”

她話音剛落,兮禾便哈哈大笑起來,“為了你這位紅顏知己,就算再卑鄙也是應該的。”

“……”

沐珹面無表情,但內心早已是哭笑不得了。

就這樣,兮禾拉着沐珹往他的府邸走去。

…………

兮禾的“紅顏知己”是一點暧昧的意思都沒有,兮禾在結識沐珹時曾說過:放眼望去,整個仙界裏,唯有上仙沐珹值得他真心相交。

卻沒想到結識之後才發現沐珹很冷,不止是冷面,她的心也很冷,叫人不知她究竟在想什麽。人有七情六欲,神仙也有,只不過神仙的七情六欲極其淡薄。而沐珹是特別的,她幾乎沒有七情六欲,對周遭的一切都無知無覺似的,似乎連喜怒哀樂也快沒有了。

于是兮禾就已“拯救”她為理由,天天找借口拉她東游西逛。

…………

但是他沒料到,沐珹真被“拯救”時,等待她的将是一場災難……

第二日,沐珹一如往常去靈山作早課。

沐珹剛走到靈山前的天階時就感覺到不對勁,但她也沒打算停下來查看一番,正要上天階時卻停住了。

沐珹面無表情地看着一路無阻地從上面臺階上滾下來的“白團子”直到撞到她的腳才停下來。

沐珹仔細一看,從通體雪白的絨毛裏看見了一對像紅寶石似的眼睛,兩片一抖一抖的長耳朵,短短的四肢和尾巴。

兔子?

“吱吱吱,吱吱吱吱——”似乎在說痛。

從九千九百九十九步高的天階上摔下來居然沒死?

仙界的兔子好像只有廣寒宮裏的那只,可是它看着不像啊……

沐珹意味深長地看了兔子一眼,便……繞過它,踏上天階,進入佛殿。

…………

過了五個時辰,沐珹下早課出來了,下意識地去找那只兔子時卻發現兔子不見了。

沐珹以為不會再見到那只兔子了,沒想到第二天兔子又出現了。這一次兔子乖乖地待在天階前,沒有往上爬的意思,看到沐珹出現時兩顆紅寶石樣的眼睛裏有一道光劃過。

“……”沐珹沒理它,徑自上天階了……

等她出來時兔子又不見了。

…………

第三日、四日……一個月都是如此,沐珹去時,它在;沐珹出來時,它就不見了。

沐珹想:有佛緣的兔子倒也有趣。

自從兮禾硬擠進她一成不變的生活後,沐珹發現她的生活中又多了兩件事:

一、兔子。天階連通東方仙界與西方道場,若無大事,是沒人回去天階的。除了沐珹去聽佛經之外,又多了……一只兔子。

二、這件事沐珹不太确定,她覺得佛祖這幾天講經的聲音大了些

……是她的錯覺嗎?

…………

佛殿裏

——“人生有八苦:生老病死,怨憎會,愛別離,求不得,放不下。人活在世上本就是痛苦的,注定受一切苦難所纏:唯有身心放空,方能人離難,難離身,一切災殃化為塵。”

——“生,生存;老,老去;病,病痛;死,死亡。前四苦是凡人必将經歷的,凡人一生:出生之喜、青春逝去、病魔折磨、死之恐懼。無論好壞都是人生的一部分,苦亦是人生百味之一。”

——“凡人七情六欲裏的七情:喜、怒、哀、懼、愛、惡、欲;六欲: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,而凡人的七情六欲往往不受控制。後四苦正是指七情六欲的演變,情之複雜,愛生怨,怨生恨,強求不得又不能放下。”

…………

——“沐珹上仙,你如何理解“情”?”

沐珹上前,答道:“萬物皆有情,情乃人之本源,一木一石都有情。”

——“那你認為情與愛可有分別?”

“有分別,愛發自人的內心,甚至有界限、等級之分;而情包括愛,沒有界限、等級之分。”

——“你認為什麽是愛?”

“……沐珹從未親身經歷過,所以不敢妄下斷言。”

…………

“神仙的愛分為大愛與小愛,通常将小愛歸進大愛之中;凡人的愛無分大小,卻過于狹隘而激烈。無論神仙、凡人甚至是妖魔鬼怪皆脫離不了情,情過深,便會有念……衆生皆有情念,但不可斷念,更莫要過于執念,切莫一念成魔。”

…………

離開時,沐珹回想起佛祖對她那意味深長的笑容時,心裏一片郁結。

心中不禁想道:可笑,可笑之極!愛恨嗔癡覆海一夢,七情六欲不滅成灰。我既不是凡人,豈會被情愛所迷惑……

…………

這日,沐珹發現兔子不見了,它一連幾天都沒出現了。

她想:大概是被人逮住,關起來了吧?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相關推薦